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全館滿 NT$1500 享【免運】
【歡慶週年】全館傘品「加1元,多1件」!
妳每天使用的雨傘,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!例如,傘的發明初衷並非為了擋雨?傘尖的金屬頭不只是裝飾品?而傘的顏色選擇,竟然也會影響您的安全?本篇為您搜羅了9個關於雨傘的有趣冷知識,從歷史、設計到使用技巧,帶您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用品,保證讓您大開眼界!
Q1:為什麼雨傘的英文是 Umbrella?
A1:Umbrella 這個字源自拉丁文的「umbra」,意為「陰影」或「影子」。這也再次印證了傘的最初功能是為了遮陽,創造一片陰影。
Q2:為什麼有些傘的握把要做成彎的(J形)?
A2:彎曲的握把不僅方便手持,更重要的是方便在不使用時將傘掛在手臂上、桌邊或掛勾上,是一種兼具人體工學與收納巧思的設計。
Q3:開傘前為什麼要先抖一抖?
A3:這個動作稱為「鬆傘」。因為傘布在收納狀態下可能會互相沾黏,先輕輕抖松可以讓傘骨和傘布順利展開,避免在開傘時用力過猛而損壞傘骨結構。
雨天使用顏色鮮豔的傘更安全,且開傘前先「鬆傘」可以保護傘骨。
探索 JADE DROP 充滿設計巧思的傘具,發現更多藏在細節裡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