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傘、兩個數字,給肌膚一個溫柔而嚴謹的答案
小小前言:你看到的是 50+,我們看到的是 1018
走進門市或打開網站,你會在 JADEDROP® 的傘上看到這行字:
「UPF 50+ 高效防曬」。
但在我們手上的 SGS 檢測報告裡,還有另一組非常關鍵的數字:
- UPF 實測值:1018
這篇文章,想用溫柔而專業的方式,
跟你清楚說明這兩個數字的意義——
為什麼包裝上只能寫到 50+,
而為什麼我們仍堅持把 1018 公開給你看。
一、一切從實驗室裡的一把藍白傘開始
2024 年 3 月,JADEDROP® 將一把藍白條紋的輕量美膚傘,送進 SGS 台灣紡織實驗室。
- 檢測單位:SGS Taiwan Ltd. 紡織實驗室
- 報告編號:TX31896 /2024 /SP
- 檢測日期:2024 年 3 月
- 檢測標準:CNS 15001 L1035:2006(中華民國國家標準)
- 測試波段:290–400 nm 紫外線範圍
在這份報告裡,關於 JADEDROP® 傘布,有幾個重要數據:
- UPF 值:1018
- UPF 等級:50+(A 級)
- 平均 UVA 透過率:0.25 %
- 平均 UVB 透過率:0.05 %
這些看似安靜的數字,
其實是在為你每天走在陽光底下的肌膚,
建立一個非常紮實的防護基礎。



二、先認識 UPF:為肌膚量出一個「光的防護罩」
我們對防曬乳比較熟悉的,是 SPF;
而對於傘、外套、衣物這類紡織品,
則是以 UPF(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) 來衡量防曬能力。
UPF 扮演的角色,可以這樣理解:
當陽光照在布料上,UPF 告訴我們:
有多少紫外線被布料攔截在外,又有多少仍會穿透布面,抵達肌膚。
在常用的紡織防曬分級中,大致分為:
- UPF 15–24:基本防護
- UPF 25–39:良好防護
- UPF 40–50:極高防護
- UPF 50 以上:標示為 UPF 50+,為最高級距
UPF 值愈高,表示透過布料的紫外線愈少。
JADEDROP® 這把傘的 UPF 實測值為 1018,
遠遠超過 50 的級距門檻。
三、為什麼實測 1018,標示卻只能寫 UPF 50+?
這不是 JADEDROP® 刻意「寫保守」,
而是因為 標準規範的「等級名稱」,本來就只到 50+ 為止。
在 CNS 以及多數國際規範中:
- 當產品實測 UPF 數值 高於 50 時,
在等級欄位中,會統一標示為:UPF 50+。 - 並不會再額外創造「UPF 100」、「UPF 500」、「UPF 1000」
這樣的等級名稱。
因此:
- 實測值為 60 的布料 → 標示:UPF 50+
- 實測值為 200 的布料 → 標示:UPF 50+
- 實測值為 1018 的 JADEDROP® 傘布 → 標示仍為:UPF 50+
從「等級名稱」的角度來看,它們同屬最高級距;
但從「實際數值」來看,它們站在這個級距中所代表的高度,差異非常大。
JADEDROP® 選擇在包裝上遵循標準,
但在品牌網站與部落格,主動公開 UPF 1018 的實測數字,
希望讓在意細節的你,可以看得更清楚,也更安心。
四、1018 這個數字,對日常肌膚的實際意義
回到 SGS 報告裡的三個關鍵:
- UVA 平均透過率:0.25 %
- UVB 平均透過率:0.05 %
- UPF 實測值:1018,等級為 UPF 50+,A 級
這組數字組合,對日常生活與肌膚狀態,有非常實際的影響。
1. 面對長時間日照,降低累積壓力
通勤、外出工作、假日旅行,
紫外線對肌膚的影響,多半是日積月累。
UPF 實測 1018 的傘布,
可以讓穿透到皮膚的紫外線劑量維持在極低水平,
在長時間日照之下,
幫助肌膚減少累積性的傷害壓力。
2. 同時守護「光老化」與「曬紅曬傷」
- UVA:與膚色變深、細紋、鬆弛、光老化有高度關聯;
- UVB:與曬紅、曬傷更為直接相關。
在這份檢測中:
- UVA 穿透率約 0.25 %
- UVB 穿透率約 0.05 %
兩個波段都被穩定控制在 1% 以下,
不只是減少「立刻曬紅」,
更是在意肌膚長期狀態的人,
可以放心依賴的一層物理防護。
3. 讓防曬乳不必一個人撐完全場
再好的防曬乳,也會受到塗抹方式、補擦頻率、流汗與皮脂影響。
當一把 UPF 足夠高的防曬傘加入防禦系統中時,
物理遮蔽可以分擔很大一部分紫外線,
讓整體防曬策略變得更立體、更穩定,
而不是只倚賴單一品項。
五、挑選防曬傘時,可以留意的四個細節
面對市面上各式各樣標示「防曬」、「抗 UV」的傘,
如果你也重視肌膚與使用體驗,
以下幾點可以一起參考:
1. 是否明確標示 UPF?
只寫「抗 UV」、「遮陽」,
卻沒有 UPF 數值或等級標示,
防護力道較難被客觀比較。
2. 等級是否為 UPF 50+?
UPF 50+ 代表產品已達現行標準中的最高級距。
至於在這個級距裡「站得多高」,
則可以透過實測 UPF 值與透過率數據進一步理解。
3. 是否具備第三方檢測報告?
可靠的防曬傘,背後通常會搭配第三方實驗室檢測,例如:
- 檢測單位名稱
- 檢測標準依據
- 報告編號與年份
JADEDROP® 在相關說明中,清楚標示:
- 檢測單位:SGS 台灣紡織實驗室
- 檢測標準:CNS 15001 L1035:2006
- 報告編號:TX31896 /2024 /SP
讓每一位使用者,都能追溯到具體的檢測來源。
4. 品牌是否願意公開完整數據?
在符合法規與標示規範的前提下,
願意公開 UPF 實測值、UVA/UVB 透過率、分級結果 的品牌,
通常對材料與結構有足夠信心,
也樂於讓產品經得起時間與專業的檢視。
六、JADEDROP 的選擇:外表溫柔,標準可以很嚴格
對 JADEDROP® 而言,一把傘要陪你走很多路。
它要好看、要輕盈、要耐用,更重要的是——
在陽光最強、風雨最劇烈的時候,它要穩穩地站在你前面。
因此,在每一款傘的開發上,
我們對「標準」的要求,從來不是剛好及格,而是盡量接近 120 分。
這份要求,從最源頭的纖維紗線就開始:
- 從 紗線選擇 → 編織成布 → 大裁 / 小裁工藝 → 車縫與收邊,
每一道工序,都以穩定與細緻為前提。 - 在布料表面,我們依用途與機能設計不同塗層與結構,包括:
- 防水塗層 JDR:讓雨水能迅速形成水珠滑落,維持乾爽與視覺整潔。
- 透明防紫外線塗層 JDI:在布面看起來依然輕盈柔和的前提下,提升紫外線阻隔效果。
專利光篩選塗層 PRISMATIK®:
由 創辦人 李政哲 Patrick Lee 自2012 年起於清華大學及國家衛生研究院開始深耕研究材料,持續研發,並與國家級實驗室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驗證該技術及學術價值
透過精準調控光譜傳遞,
在阻隔有害紫外線的同時,
保留對肌膚相對友善、較舒適的可見光感受。
這些技術,並不是停留在實驗室裡的想像。
JADE DROP® 的傘具,從布料到塗層,
都透過職人一針一線的純手工縫製,
最後才成為你手中那一把輕盈卻穩定的傘。
在結構設計上,我們也持續回應台灣氣候的真實需求:
- 為了應對常見的強風與颱風季,
我們不斷優化傘骨結構與關節設計,
在「輕量」與「抗風」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。 - 同時考量日常使用者——特別是長時間需要外出的女性族群——
對重量與收納便利性的需求,
盡可能讓每一把傘在包包裡都是輕巧而不造成負擔的存在。
這一路上的努力,也陸續獲得專利肯定:
- 中華民國專利字號:M654820
- 中華民國專利字號:M622746
這兩項專利,分別對應我們在傘具結構與機構設計上的創新,
讓「更輕、卻更抗風」不只是一句形容詞,而是有實際技術根據的描述。
在光學與防曬面向上,我們開發了:
- JADE DROP® 獨有的專利光學塗層 PRISMATIK®
- 並透過 SGS 檢測,實測達到 UPF 1018
- 依據 CNS 15001 L1035:2006 進行測試,取得 UPF 50+、A 級防護
於是,在對外標示上,我們遵循規範,
在包裝上寫下簡潔而準確的一句話:
UPF 50+ 高效防曬
而在品牌網站與部落格,我們也持續主動公開
完整的檢測數據與相關資訊,
讓每一把傘的「溫柔」,都有清楚、具體的技術作為底氣。
當你打開 JADEDROP® 的傘時,
我們希望你感受到的不只是陰影,
更是一種可以安然呼吸的安心:
這把傘,不只好看。
裡面每一層布料、每一道塗層、每一節傘骨,
都曾在實驗室的光線前,被仔細地看過一遍。


七、結語:50+ 是標準的上限,1018 是我們的溫柔底氣
在標準的語言裡,「UPF 50+」是能被寫在包裝上的最高級距;
但在 JADEDROP® 的語言裡,
UPF 1018 則是我們希望悄悄做到、然後認真告訴你的那一份用心。
我們相信,美感與專業是可以同時存在的。
一把願意陪你走過夏季豔陽、午後雷陣雨與日常通勤的傘,
不只應該為你撐開陰影,也應該為你守住肌膚的節奏與狀態。
未來,我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於布料、光、顏色與結構的故事。
也誠摯希望,每一次你打開 JADEDROP® 的傘時,
都能放心地,
把當天的天空,交給它。